默认计划
档案工作与档案法治建设
价格 --
该课程属于 2022年度陕西省档案人员初任培训班
请加入后再学习

第二节   档案工作

档案工作:古代档案工作、近代档案工作、现代档案工作

档案工作的内容及相互关系: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,使档案更好的服务社会。

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保管、统计、检索、编研、利用

档案的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

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:统一领导,分级管理、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、

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和现代化

[展开全文]

档案工作的内容: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保管、统计、检索、编研、利用。

档案工作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。

[展开全文]

档案工作内容: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保管、统计、检索、编研、利用

档案工作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

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:统一领导、分级管理;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;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

档案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:档案管理科学化(思想现代化、方法科学化、机构高效化、内容标准化);档案技术设备现代化;档案人员专业化

[展开全文]

档案类型:时间划分1明清前2明清3民国4革命历史

现行档案:文书科技业务会计人事特种载体

所有权:1公共档案2私人档案

尚书我国第一步档案文件汇编

皇史宸明清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

兰台最早出现的档案馆

狭义:档案业务工作

1、收集,2整理3鉴定4保管5统计6检索7编研8利用

档案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

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

1统一领导、分级管理,2维护档案安全与完整

3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

第三节档案标准化与现代化

国家标准12,行业标准85

1档案管理现代化--档案管理科学化:管理思想现代化,管理方法科学化,管理机构高效化,管理内容标准化

2档案技术设备现代化

3档案人员专业化

[展开全文]

档案工作的内容: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保管、统计、检索、编研、利用

档案工作性质:政治性

[展开全文]

1.档案工作的内容: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保管、统计、检索、编研、提供利用。

2.档案工作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。

[展开全文]

档案工作:古代档案工作、近代档案工作、现代档案工作

档案工作的内容及相互关系: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,使档案更好的服务社会。

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保管、统计、检索、编研、利用

档案的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

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:统一领导,分级管理、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、

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和现代化

[展开全文]

明清以前档案:唐代、宋代、元代;中央第一档案馆(北京)

明清档案:清朝 故宫博物馆

民国档案:国民党 中共第二历史档案馆(南京)

[展开全文]

档案工作性质: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管理性、文化性。

[展开全文]

任务3:档案与档案工作 3 档案工作标准化和现代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二节   档案工作

一、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

 (一)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

 (二) 我国近代档案工作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古代档案工作

。在保管场所、保管人员、档案利用方面,体现了那个时期的特点。重点把握几点:

。西周时期的“石室金匮”,金匮就是外包铜   皮雕龙的樟木柜。

。史官:保管档案的官员,如老子。

。《尚书》。我国第一部档案文件汇编。

。尚书台:主管文书档案的机构。

。石渠阁、兰台、东观,保管档案的场所。兰   台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国家档案馆。

。唐宋“三省六部”:三省指的是文书档案最   高管理机构,同翰林院。

。甲历档案、甲库:人事档案及其场所;

。宋朝的龙图阁、架阁库;中央档案机构。

。皇史宸:明清两代皇家档案馆,中国现存最   完整的皇家档案库。

。八千麻袋事件:北洋时期,因经费困难,将   清代内阁大库保管的档案装八千麻袋当废纸   卖掉补充教育经费。

二、档案工作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

  档案工作,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,   使档案更好的为社会各方面服务。

  广义讲,档案工作就是档案事业,包括档案   法治、选出啊、教育、档案业务管理等等。

  狭义讲是指档案业务管理。

  今天从狭义角度来讲。

(一) 档案工作的内容

     1.收集

     2.整理

     3.鉴定

     4.保管

     5.统计

     6.检索

     7.编研

     8.利用

(二)档案工作各项业务环节间的关系

    1)档案工作各项业务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内容、特点和要求,每项工作都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都是必不可少的、相对独立的一个环节。

   (2)档案工作各项业务环节的划分是相对的,不是绝对的。

   (3)档案工作各项业务环节是彼此依存、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,不能把各个业务环节割裂开来。

三、档案工作的性质

 (一)政治性

 (二)服务性

 (三)管理性

 (四)文化性

四、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

 (一)统一领导、分级管理

  1.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。

  2.全国档案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由各级档案主管部门统一、分级、分专业管理。

  3.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。

 (二)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

   1.维护档案完整

   2.维护档案安全

 (三)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

   。方便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,是      档案各项业务工作的根本目的。

 

 

       第三节  档案工作标准化与现代化

一、档案工作标准化

(一)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含义

   (1)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项时间工作过程,就其整体以易而言,它是一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实践性的系统工程;

   (2)档案工作标准化是通过实行简化、统一、协调、优选等管控活动节约经费、提高效率、获得收益;

   (3)档案工作标准化追求档案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;

   (4)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种需要不断补充、完善所制定标准的时间工作过程。

(三)档案工作标准体系

  (1)档案工作独家标准(GB),共12项

  (2)档案国家行业标准(DA),共85项

  (3)档案工作地方标准

  (4)档案工作企业标准

  无规矩不成方圆,标准体系为档案工作每一个环节提供了一致的行为规范,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。

二、档案工作现代化

   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,科学的理念、组织方法,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管理,获得最佳效果、效益的工作。

 

       档案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

    1.档案管理科学化:科学理论为指导,用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。

   管理思想现代化: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有协调控制。

   管理方法科学化:综合运用行政、法律经济等手段提高管理功效。

   管理机构高效化:及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管理功能,有效形式管理职责。

   管理内容标准化:一切管理内容逐步规范,最终达到标准一致,使管理活动更加先进科学。

   2.档案技术设备现代化

  (1)运用计算技术,实现档案业务管理自动化。

  (2)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。

  (3)运用多媒体技术,实现档案信息表现多元化。

  (4)运用现代通信技术,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。

  (5)运用海量存储与云计算技术,实现档案信息存储集约化。

  (6)运用数据库技术,实现档案信息组织知识化。

  (7)运用现代通信技术,实现管理工作的连续化。

   3.档案人员专业化

  . 现代化思想

  . 档案专业水平

  . 相关行业专业能力

[展开全文]